国产A√精品区二区三区四区_最新国产亚洲亚洲精_国产尤物AⅤ在线观看不卡_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

<sub id="vnsb5"></sub>
<object id="vnsb5"><small id="vnsb5"></small></object>
<address id="vnsb5"></address>

      <ul id="vnsb5"><strike id="vnsb5"><strong id="vnsb5"></strong></strike></ul>
      蟹田稻米收割在即 村民期盼尋找更多銷路
      環(huán)網 發(fā)表于:2017-10-25 12:25 復制鏈接 看圖 發(fā)表新帖
      閱讀數:3187
      蟹田稻米收割在即

      村民期盼尋找更多銷路


      圖為李成軍正在稻地里查看稻子長勢。
        金秋十月,正是稻谷收獲的季節(jié),然而,曹妃甸區(qū)十一農場李家灶村村民李成軍臉上卻沒有豐收的喜悅,他正為自己和15戶村民種植的優(yōu)質蟹田稻米的銷路發(fā)愁。近日,他特意打電話向"晚報幫辦"欄目求助。隨后記者來到蟹田稻地,聽村民講述蟹田種植水稻的經歷和期盼。
        夢想種出更多優(yōu)質大米
        記者在李家灶村村東的田野里看到,片片稻田宛如披上金黃的盛裝,稻穗粒粒飽滿,壓彎了腰。"這是不噴灑農藥的蟹田稻,如果不是這幾天雨水多,稻子早就收割了,經過簡單的加工脫殼就可以吃了。"李成軍說。雖然面臨收割的稻田里已沒有水,但稻田周邊的圍擋、深溝內偶爾可見爬行的小河蟹,還可以看到稻蟹共生的痕跡。
        李成軍今年37歲, 2002年,他辭掉工作開始種植稻米,"我的家鄉(xiāng)盛產水稻,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種出更多的優(yōu)質大米!"李成軍說,在父母的支持下,經過多方考察,他當年投資40多萬元承包了500畝地,開始了稻鴨混養(yǎng)的水稻種植模式。由于這種種植方法存在一些弊端,種植3年,不僅沒有任何收益,還有不小的虧損。眼看著多年的辛苦就要白費,李成軍不得不重新尋找出路。
        啟用稻蟹種養(yǎng)殖模式
        2012年,李成軍積累一定的資金后,重拾當年"要種植出優(yōu)質大米"的夢想。"以前曾經有人嘗試過稻蟹種養(yǎng)殖的方式,水稻里養(yǎng)蟹,河蟹以稻田里的水草、蟲卵、田螺等為食,水稻不能噴農藥、上化肥,同時蟹的排泄物還可以作為水稻的肥料。只是與傳統(tǒng)的水稻田不同,蟹田的秧苗要種得非常稀疏,這樣可以增加稻田的含氧量,稻米的口感也就更好!"李成軍說,考慮到稻蟹種養(yǎng)殖的多種優(yōu)勢,當年,他在自己承包的100多畝耕地上開始了稻蟹種養(yǎng)殖。
        李成軍的執(zhí)著得到了同村村民的支持,2015年年初,他與同村的李慶美、李玉田等15戶村民共同成立了玉美水稻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承包了2000畝地種植水稻。"幾年下來,投入成本挺高,但銷售渠道有限。"李成軍說,為實現"讓優(yōu)質大米走上更多市民餐桌"的理想,他積極尋找出路。
        盼優(yōu)質蟹田米有更多銷路
        "普通稻田每畝地產大米650公斤左右,而蟹田米每畝地產米只有500公斤左右,我們盼著盡快都賣出去,要不這一年的辛苦又要白費了。"和李成軍一起種植蟹田米的村民李玉田說。
        李成軍說,希望有蟹田米需求的市民或者有這方面銷售渠道的人與他聯(lián)系,電話:13473902060。
      條評論
  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      高級
      相關推薦
      ©2001-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://www.tsxxg.com冀ICP備16001780號-4